KDE是由德国人Matthias Ettrich于1996年就读于图宾根大学时开始的一个计划。当时的Unix桌面没有一个应用程序的外观、感受或工作方式与其他程序一样。于是Matthias Ettrich就建议不仅是创建一套应用程序,而是要创建一个桌面环境,能让用户拥有相同的外观、感受和工作方式,而且这个桌面应该是非常容易使用的。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,从此KDE计划就诞生了。
可能有人会疑惑,KDE是给Unix的,似乎跟Linux没有什么关系,为什么这本书要介绍它呢?其实不单单KDE是这样,剩下的三个桌面环境也是这样。甚至在这个星球上完全针对Linux编写的软件也是并不多的,那些在Linux下能够获得的软件大多不是针对Linux开发的。它们是针对Unix系统的,而Linux属于类Unix系统,所以就毫无歉意地坐享了这些成果。这就是Linux的优势,也是大家学习Linux的优势。学会了Linux,几乎就等同于学会了Unix或类Unix系统,它们在这个星球的应用范围就从来没有被Windows超越过。本书的内容也是如此,只有少数章节是专门针对Linux特性所特别设置的,大多数知识都是通用且极具实用价值的。好了,闲话不多说,我们继续介绍KDE。
追究KDE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,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它是完全采用Qt程序库(后面的章节会有详细介绍)开发的。由于Qt多舛的命运[②],注定了KDE同样会拥有风雨飘摇的艰辛历程。
虽然Qt是开放源代码的软件,但是在KDE早期的时候Qt并非是自由软件授权,这与KDE的自由软件授权相冲突,所以很多人会担心惹上版权麻烦,尽量避免使用KDE,这成为了KDE初期推广的障碍。
很庆幸的是1998年11月之后,Qt程序库所属的Trolltech公司发布了第一份自由软件许可Q Public License(QPL)的Qt程序库授权。同年不久,KDE Free Qt基金会[③]保证:若Trolltech在任意连续12个月内没有发布新的自由版本,那么Qt程序库将更改为基于BSD许可证的授权进行发布。但是很多人依然争论着,认为QPL授权与GPL(万恶的“鸡屁儿”)上的某些条款不相容。这导致了Red Hat公司始终无法将KDE当作默认桌面,而Mandriva Linux则趁此时机凭借KDE席卷了欧洲市场。
直到2000年9月,一个基于GPL协议的Qt程序库发布,大部分用户方才对KDE生出信心。此时的KDE已经日臻完善,国内的各大Linux发行版都纷纷采用KDE作为其默认桌面,甚至出现了“阳春白雪[④]”这样专门针对KDE的汉化美化套件。
2008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景,奥运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,Qt升级到了4.0,并且采用了更加宽泛的LGPL授权(仅Qt4以后的版本)。但是KDE的好日子到头了。Qt4的LGPL授权固然招人喜欢,但是Qt4相对于Qt3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,如果KDE转投Qt4,则必须做较大改动甚至重写。KDE的开发者们抱着有困难要上,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必死决心毅然地转投Qt4的怀抱。这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没有新的KDE版本使用,那些不断放出的KDE4的各种版本几乎个个都是花瓶,中看不中用。直到KDE 4.2版本的发布,才彻底稳定了下来。于是就在Linux界流传了一段笑话:KDE从能用到不能用再到能用,之后GNOME从能用到不能用。至于GNOME的故事我们稍后再说,KDE的故事还在继续。
经过Qt3到Qt4转变的这么一折腾,损失大量粉丝是在所难免的了,而祸总是不单行的。就在KDE4准备发力接受市场的挑战之际,Qt的所属公司Trolltech被大名鼎鼎的Nokia收购了。原以为能够如虎添翼一下,可万没想到的是Nokia又是一个倒霉蛋,倒霉到不得不去抱微软的大腿。结果是大腿没等抱稳,就把Qt给弄丢了,出售给了Digia公司。但是不管怎么样,由于Qt是LGPL授权的,所以它就是属于全人类的了,我们能够永远都有免费的Qt使用。
Qt其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C++跨平台图形界面开发库,几乎可以媲美Java的跨平台特性。不同的是Java能够一次编译到处运行,而Qt是可以一次编码到处编译。也正因为如此,KDE已经被移植到了几乎所有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。现在的KDE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桌面环境,它几乎就是基于Qt开发的程序的庞大集合,是Qt的一个超级平台。这里拥有功能异常丰富的应用,包括各种跨平台组件、办公套件和开发套件等,几乎可以找到任何Qt应用的样板。而且从任何角度来看,Qt都是用C++开发跨平台图形应用的首选程序库,最新的WPS选择它就是非常好的佐证。对于学习和掌握Qt,KDE是非常理想的平台。
需要注意,如果你根据我们的推荐选择安装了CentOS,KDE是选装部分,需要在安装的时候选中它才可以,否则就需要根据下一章所介绍的内容去手动安装了。如果你选择的是SUSE,则默认就可以使用KDE了。我们推荐初学Linux的用户选择KDE,它的操作习惯与Windows更加接近。
Linux就是这个范儿 – 本书目录
[②] 1991年由TrollTech公司开发,于2008年被Nokia所收购,2012年又卖给了Digia公司。曾数次修改授权方式。
[③] 就是保证Qt和KDE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自由软件的组织,最初有TrollTech和KDE开发者共同创立。
[④] 2001年沈阳玳娜软件有限公司为了推动中文Linux的普及,针对Red Hat Linux 7.2推出的一款汉化美化套件,其中包括中文输入法和KDE的汉化美化部分。属于死在沙滩上的优秀前辈。